- 赵洋;
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任期中采取了一系列以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为基础的对外政策,动摇了支撑当代国际秩序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引发了学术界关于"自由国际秩序向何处去"的理论争论。自由主义学者倾向于认为当代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各国共同接受的规则和制度、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公共物品供给基础之上的,因而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从内部动摇了这一秩序的基础,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力。现实主义学者则认为所谓的自由国际秩序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内在运行逻辑就蕴含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秩序走向终结的因素。一种正在浮现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合理成分,但又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混合型秩序将既有利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又可以保持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因而将是未来国际秩序的理想状态。
2021年05期 v.23;No.137 3-2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汝明;高春芽;
右翼民粹政党的崛起现已成为西欧政坛变化的显著特征,它们不仅挑战了主流政党的统治地位,而且冲击了政党竞争的运行模式。从"利基政党"理论的视角分析,右翼民粹政党在兴起及谋求选举突破阶段,聚焦于主流政党忽视的非经济议题,并通过议题定位的自我限制凸显与主流政党的不同,打破了传统的阶级政治模式。在政党竞争中,由于意识形态标签作用的淡化,右翼民粹政党采用差异化的议题动员策略,向主流政党发起挑战。随着选举支持率的上升,右翼民粹政党推动了政策议题显著性的变化,重构了议题竞争空间。主流政党则通过忽视、对抗、适应等策略,在议题显著性、议题立场、议题所有权方面进行回应。当右翼民粹政党提出的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时,主流政党可以通过降低议题显著性来削弱对方的选举支持。而当特定议题被右翼民粹政党成功煽动和利用时,主流政党需要主动调整议题立场、争夺议题所有权。主流政党的议题回应策略,影响了右翼民粹政党的选举命运。
2021年05期 v.23;No.137 24-38+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8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关孔文;房乐宪;
欧盟作为高度依赖海洋贸易的国际行为体,海洋航行安全对其整体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欧盟在印度洋西部实施的"阿塔兰特行动"已作为旗舰项目成功复制于几内亚湾地区,其多维度海洋安全政策框架往往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措施:短期措施指欧盟联合其他国家实施的军事打击,以实现域内海盗活动快速遏制的目标;中期措施指欧盟通过"危险海洋航线"项目,建立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相关机制,提升行为体之间的合作水平,增强区域沿岸各国对海洋事务的管控能力;长期措施主要突出援助工具的使用,通过帮助域内国家在治理、教育、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等层面结构性条件的改善逐步将打击海盗行动的重心由"军事层面"转向"民事层面",以期从根源上消除相关区域海盗活动。欧盟通过复合政策框架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联盟层面不同政策手段之间的连贯性,并通过军事、民事行动多边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了欧盟作为国际社会中安全行为体的合法性,从而赋予其更为灵活的行动能力。
2021年05期 v.23;No.137 39-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毛维准;戴菁菁;
"蓝点网络"计划是2019年后美国参与大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竞争的一种新举措,已经显著影响拜登政府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建构。美国试图立足该计划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联合争夺印太地区基建领域的主导权,鼓吹新型基建标准和规范,激励私人资本参与,争夺地区目标国支持,组团对冲"一带一路",拓展美国的地区影响力。从政策设计角度来看,"蓝点网络"计划显示出其在项目整合、战略体系、遏制中国、构建基建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意图,但同时,它也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约束。当前拜登政府已经延续并升级了该项计划,很可能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大国竞争和地区安全造成潜在影响。在美国寻求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严肃应对"蓝点网络"计划带来的影响,只有主动在基建实践、相关规则和关系重构方面做出调整,"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基建外交才能行稳致远。
2021年05期 v.23;No.137 55-7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2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欧亚;刘星瑞;
作为连接东西方的航运和商贸中心,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与西方国家普遍将汉班托塔港项目建构为"中国为小国制造债务陷阱"或"中国掠夺性政策"的负面舆论不同,斯里兰卡媒体认可这一项目发挥了促进斯里兰卡经济发展与推进中斯两国关系的正向效应,在"中国债务陷阱论""港口股份所有权""港口项目加剧大国博弈"等议题上反映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政治博弈与话语竞争,展现了复杂、多元的舆论生态。媒体报道显示,斯里兰卡对中斯加深合作既有期待也有疑虑。斯里兰卡民众怀有的"小国对大国处于弱势"的心理倾向、斯里兰卡国内政治局势变化以及大国博弈是影响港口项目舆论生态的内外动因,但项目本身的进展与成效仍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后疫情时期,中国针对汉班托塔港等关键项目需要"软硬并进",在调整"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模式、妥善处理债务问题等工作的基础上,改变被动应对西方舆论的局面,为推进更加透明、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和共商共建的"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021年05期 v.23;No.137 76-90+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0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英;
自21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保持着特殊、持续的密切关注,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价标准也持续变化。其中,他们尤其关注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动因和影响,并对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掣肘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西方国家的评价中虽不乏理性、客观的声音,但总体上对中国提升软实力的真实意图存在较大疑虑,认为它是中国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消除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认为中国软实力产生的影响已经威胁到西方国家的利益,并对西方内部的政治、安全产生冲击。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中国软实力的增长充满着警惕与防范。虽然西方整体上尚未在战略层面做出针对性反应,但一些反华势力在政策与策略上已经开始采取相关举措,不仅给中国提升软实力营造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还对中国的相关举措挑刺和设限,掀起软实力的国际竞争态势。对此,中国在提升软实力时,应注意它的多样性、多主体性、双向性、敏感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做好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提质增效。
2021年05期 v.23;No.137 91-11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1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姝;
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与延展,为中日关系发展提供精准的指引。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方式,成为中日经贸合作和发展的助推器。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同心打造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契合性。中日两国不仅要关注对话机制上基本原则的确立,还要立足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认同,实现合作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的协调统一。当前从合作领域来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能源环保领域是合作的重点,公共卫生领域和金融保险领域是新的增长点;从机制上看,双方逐渐建立政府部门、中间组织和企业协同配合的多主体的合作机制。着眼未来,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要以亚洲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为重要契合点,兼顾中国新发展理念,还要着力提升日本深化区域经济的合作动力,面对日本企业合作热情的不断提升,我们要及时做出回应,因势利导,还要重点实现第三方市场合作与中日韩高标准自贸区谈判的有效衔接。
2021年05期 v.23;No.137 111-12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若鸿;
拜登政府近期完成了对关键产品供应链的审查,认定美国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未来供应链政策将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与弹性优先。全球供应链企业向来奉行效率原则在全球配置资源,拜登政府要求供应链安全优先,其本质是经济问题安全化,通过假想的美国安全威胁来改造全球供应链现有秩序,打造更有利于美国的体系。导致美国供应链政策转变的因素包括依对手实力和政治制度差异来识别安全威胁的国家安全观、在战略竞争中胜过中国的意图以及疫情中对供应链脆弱性的认知。供应链安全与弹性优先实际上是要求企业放弃成本与效率的考量,必定因逆经济规律而阻力重重。2021年的新疆棉事件表明,拜登政府可能将其政治意图捆绑于全球供应链标准之上,借供应链合规的力量改变企业的决策导向。本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新疆棉事件的实质是美国政治权力操控跨国经济场域中的私人规制机构对中国进行打压。我国可依据反制裁法对美国的不公正做法进行反制,并建立元规制体系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公开、公平、公正治理。企业应增强供应链治理意识、合规意识和问责意识。
2021年05期 v.23;No.137 125-139+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1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李青燕;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国际秩序深刻演变,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成为重要角力场。美国对华打压升级,挟"印太战略"强拉盟友,在中国周边编织遏华包围网。印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联印遏华"成为美国政治共识。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强势执政,深度调整外交战略,追求实用主义"多面联盟",向美国战略靠拢越走越深。然而,受双方在全球与地缘政治对接、防务安全与贸易合作等领域分歧制约,标榜共同"价值观"实则以逐利为本的美印"天然伙伴"难以晋级结成同盟。拜登治下美国延续对华战略竞争,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因素"仍将维系美印"高水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印度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全球性领导大国",搭上美国遏华"战车"只能南辕北辙。未来美印关系将徘徊于印度"战略自主"与美国"战略捆绑"的相互对抗、协作与共谋。
2021年05期 v.23;No.137 140-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1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