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全球可再生能源治理中的制度性领导:德国外交路径及其启示

    李昕蕾;张宁;

    德国所颁布的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不仅成为其国内低碳转型的核心支柱,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其外交政策和战略定位。鉴于可再生能源议题在联合国层面一直滞缓难行,德国用了将近三十年的外交实践来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治理的制度化进程,通过召开国际清洁能源大会(IRECS)、建立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和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等多元路径塑造自身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治理中的制度性领导力。基于对制度性领导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德国外交发展路径的系统性分析,可以看出德国通过企业家型、话语理念型和方向型领导路径来打造一种制度性领导优势,且不同制度性领导路径之间相互支持。面对各种阻碍势力和制度性竞争者,德国通过话语框定、主场外交、议程嵌入、盟友寻求及共识网络建构等外交策略选择不断推进其制度性领导步伐。鉴于德国制度性领导的外交路径经验,中国需要利用自身在可再生能源上的结构性优势,通过灵活多元的可再生能源外交,提升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治理中的绿色制度性话语权。

    2021年04期 v.23;No.136 3-26+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1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一带一路”

  • 联合国与“一带一路”建设

    刘乐;

    联合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当前,联合国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和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正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共建成果。其中,中国—加纳/赞比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是联合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总体来看,联合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国际支持、务实参与和第三方协调的重要作用,堪称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为了确保联合国共建与"一带一路"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中国需要着意处理二者之间在渐进推进、发展目标和主体层次等方面的关系。

    2021年04期 v.23;No.136 27-48+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三海倡议”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接

    宫高杰;贺鉴;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引擎。在中东欧地区,"三海倡议"所倡导的"南北能源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三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和消费市场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都是"一带一路"值得展开合作的具体领域,"三海"地区自主发展的需求与俄罗斯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意图客观上也为"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开展能源合作创造了机会。由于"三海"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周边大国影响和控制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受限,整个"三海"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承接"一带一路"带来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在美俄"三海"能源博弈十分激烈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的能源对接合作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2021年04期 v.23;No.136 49-6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欧盟构建“数字主权”的逻辑与中欧数字合作

    姜志达;

    "数字主权"是欧盟在"内忧外患"形势下,试图凝聚内部共识,整合内部资源,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和话语权,从而扭转其在数字领域以及大国竞争中的被动局面而建构的政策话语。欧盟构建"数字主权",意在维护欧盟"世界一极"国际地位、维护欧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及维护个人隐私等欧盟价值观。为此,欧盟强化官方规划与产业政策支持,加强公共基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及强化基于欧盟价值观的数字监管和法规制定。数字互联互通是中欧关系中既合作又竞争的一个领域,双方发展数字合作虽然存在一些有利条件,但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包括欧盟对华政策中的负面因素趋于增加,欧盟加大市场监管提高了中企进入欧洲数字服务市场的门槛,欧美技术联盟压缩中欧数字合作空间等。中国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推动中欧数字合作:加强与欧洲的数据规则协调;推进制度型开放,促进中欧数字产业合作;培育有竞争力的中小型数字企业参与欧洲市场竞争;推进和完善中欧数字第三方市场合作;妥善处理中美欧三角关系。

    2021年04期 v.23;No.136 64-80+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3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 ]
  • 欧盟对华政策三大新变化及中欧关系发展趋势

    冯怡然;

    自2016年以来欧盟内部就调整对华政策的必要性逐渐达成共识,2019年欧盟出台题为《欧盟—中国:战略展望》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欧盟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欧盟对华新政策强调中欧在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竞争性。具体表现在:欧盟对中国的定位由单一性转变为多面性,即中国既是欧盟的合作伙伴,又是经济技术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设立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以及酝酿出台针对外国政府补贴的反补贴法等;努力使欧盟成员国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步调一致的"全欧盟"方式。近年来随着中欧实力对比变化,欧盟认为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平衡已被打破,而这正是推动欧盟调整其对华政策的重要考虑。同时,欧盟对华政策酝酿变化正好与中美关系全面紧张同步发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无疑受到了美国因素的影响。随着欧盟调整对华政策,未来中欧关系的竞争面将增大,拜登上台后欧美协调增大也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但中欧之间仍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欧盟不会完全追随美国对华政策。

    2021年04期 v.23;No.136 81-98+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2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二元困境、“反思主义”与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调整

    李途;

    回顾冷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国内对中美经济—安全利益分离的二元困境的反思,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澳关系为何频频出现紧张局面。首先,尽管经历了三波对中美关系的"反思主义"讨论,澳大利亚最终还是回到了"与强国结盟"的传统。其原因在于,澳大利亚无法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一方面加剧了盟友之间的利益分歧,另一方面又迫使盟友做出更多的努力与保证来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其次,尽管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这种经济影响力并没有成功转化为政治影响力。最后,尽管澳大利亚对澳美同盟的依赖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不再特殊,澳大利亚开始加强国防领域的独立性。澳大利亚要想获得真正的外交政策独立性,应该避免从意识形态或历史情感的角度来制定对外政策,减少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和战略依附,在全面遏制中国的问题上与美国拉开距离。

    2021年04期 v.23;No.136 99-11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区域

  • 族际政治视域下阿富汗国家重构的困境

    闫伟;

    阿富汗族群构成极其复杂,如何建构稳定的族际关系,实现不同族群之间合理的权力分配成为长期以来制约阿富汗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历史上,阿富汗通过确立族群等级制和"普什图化"的政策,同化少数族群,整合族际关系。但这客观上强化了族群认同,并最终引发了族群之间的激烈对抗和内战,导致普什图人丧失领导地位,族际关系进一步失衡。2001年重建以来,在西方干预下,阿富汗试图借助西式的民主制度超越族际冲突,破解族际关系的困境。但事与愿违,这种制度模式异化为畸形的族群政治现象,族群成为阿富汗最重要的政治身份和动员力量,政党和选举大都以特定族群为界。普什图人借助人口优势再度崛起,阿富汗形成了脆弱的族群权力平衡。在美国全面撤军背景下,阿富汗面临着新的抉择,族际关系势必将持续、深刻影响阿国内政治与社会和解,地区和域外力量也借助族群矛盾干预阿富汗事务。这将进一步加剧阿富汗不同族群的对立以及塔利班与阿政府的对抗,阿富汗局势将持续恶化。

    2021年04期 v.23;No.136 118-135+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右翼民粹主义动员的“后真相”状态及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谢超;

    民粹主义动员充斥着错话和谎言,一些民众虽然因此自身利益受损却仍继续响应民粹主义动员。这一现象与民粹主义动员导致的"后真相"状态有关。"后真相"状态意味着与诉诸客观事实相比,政治行为体通过诉诸民众情感和信念可以发挥更好的民众动员效果。民粹主义动员的目标是推动民意二元对立。在民意对立局面下,"后真相"状态随之产生,道德批判则推动"后真相"状态的固化。特朗普政府呈现比较明显的动员能力强、治理能力弱的特点,得益于右翼民粹主义动员推动形成的"后真相"状态,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其支持率,反而利用新冠疫情防控话语推动美国民意围绕疫情防控形成新的两极对立,进一步固化了美国政党竞争的"后真相"状态。在特朗普民粹动员效果的示范效应下,民主党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的策略也呈现了一定的民粹动员特点,利用种族问题开展了大规模民众动员,开启了美国两党政治全面民粹动员竞争的序幕。

    2021年04期 v.23;No.136 136-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二、本刊采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请通过系统投稿:http://gjlt.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或者进入《国际论坛》官方网站gjlt.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按提示步骤投稿。

    2021年04期 v.23;No.136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