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李强;

    在"后巴黎时代"开启的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各国(集团)围绕《巴黎协定》中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核心目标展开的激烈博弈将引发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重新分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需要根据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内涵,认识和把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制度性、科学性和道义性三个维度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实现从参与者向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机制和全球气候治理秩序。中国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兼顾全人类共同利益,以中国特色语言所表述的话语体系塑造相应的领导创设国际气候谈判议题、国际气候机制及其主要原则的能力,增强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的能力,以及向他国示范和援助的能力。

    2019年06期 v.21;No.126 3-1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数字丝路”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重构

    李海敏;

    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赋权,在基础资源和规则制定等多个方面实行欧美中心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导致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面临重重困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互联网大国,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提出"数字丝路"倡议,通过加强沿线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跨境数字贸易来缩小发展差距、消减"数字鸿沟",进而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与网络治理能力,并由此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共同体。该共同体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网络安全为共同利益,在抗衡网络霸权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符合网络发展趋势的新方案,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三个层面对现有全球网络治理格局进行重构。

    2019年06期 v.21;No.126 15-29+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20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多边主义竞争与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发展战略

    冷鸿基;

    通过多年的规范传播,东盟在东亚地区塑造了"防止大国干预、以东盟为中心、不参与正式多边防务合作"等规范,为西方背景的新安全制度创建设置了阻碍。东盟领导的安全合作在制度化水平、组织经验方面也具有优势。新国际制度如何建立,如何与优势制度进行非对称竞争?面对地区规范限制和制度资产不足等困难,西方背景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如何创建,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以对东盟的制度性权力发起挑战?通过规范规避战略,香格里拉对话会以半官方身份获得东盟国家参与,进而不断提升制度化水平,并在议程设置、议题选择、对话形式等"软"规则方面为西方国家提供制度性权力。通过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香格里拉对话会发展国防外交以弥补地区合作空白,其采用"直接、坦诚"的对话方式,聚焦权力结构的安全话语设计,为各国提供不同于"东盟方式"的制度平台。多边主义竞争有其进程性,在功能性相似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建立后,香格里拉对话会继续强调差异化竞争,专注在安全理念和地区制度架构等宏观层面发挥影响力,成为美国强化权力安全观的重要平台。

    2019年06期 v.21;No.126 30-4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

    李孝天;

    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给该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能够对上合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上合成立以来,印度对上合的态度历经了从忽视到重视的转变过程。从2014年申请加入上合至今,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一直比较明确。印度把上合视为中国主导的、优先服务于中国在欧亚地区扩张影响力的多边机制,印度认为自身在上合内部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印度仍将上合当作满足本国地缘战略利益诉求的工具,认为加入上合有利可图。印度对上合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二:其一,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其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的两大利益诉求均服务于其最终战略目标,即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欧亚大国。印度的相关认知和利益诉求对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发展利弊并存。在当前阶段,印度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但在大国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一旦印巴关系和中印关系恶化,上合未来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9年06期 v.21;No.126 45-65+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以“命运共同体”论述为重点的解读

    王海东;张小劲;

    本文采用文本-语境分析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命运共同体"的论述文本为依据,在类型学的基础上展开梳理和分析,力图对"命运共同体"论述的发生与发展及其现实语境进行研究,进而对其实质内涵、实践意义及其战略指向进行探讨,并以此理解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概括其特征及其之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有关命运共同体的论述可分为全球命运共同体、地区命运共同体与国家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命运共同体论述又有不同的逻辑起点和侧重点,其构建既同时推进又相互联动,构成有机和完整的命运共同体体系。中国在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方面,既倡导群策群力,又主动亲历亲为,而且对某些特定的双边关系有着相当的期许。通过构建亲缘型命运共同体、地缘型命运共同体和义缘型命运共同体,中国着力编织三层国际战略网络,使得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战略布局逐渐成型,而这一国际战略则又具有包容性、务实性、模糊性的特征。从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布局来看,关于命运共同体的策略选择已基本完成;从既有研究文献的解读来看,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仍显不足,有待学界更进一步的努力。

    2019年06期 v.21;No.126 66-83+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1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境外新闻媒体关于中国“锐实力”的报道分析

    马丽;

    境外新闻媒体解读了"锐实力"的基本内涵,评论了"锐实力"的主要特征,分析了"锐实力"的负面影响,将"锐实力"比作"刀尖"和"针尖",称之为威权主义国家为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而通过"拉拢""操纵"和"分散注意力"等手段发起的一场精心策划的"信息战"。境外新闻媒体渲染了中国"锐实力"运用的恐慌,虚构了中国"锐实力"运用的机制,指责中国以"锐实力"重塑"软实力",形成有利于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干涉目标国家的政治议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造出抹黑中国的"锐实力"概念之后,随之采取措施围堵和对抗中国的"锐实力",防止中国的"锐实力"破坏所谓西方国家珍视的民主价值观。境外新闻媒体对西方国家的具体做法或者行动方案,既有极端支持的态度,也有理性平和的分析,更不乏坚定支持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努力的声音。通过对境外新闻媒体关于中国"锐实力"的报道分析可以发现,自2017年以来境外新闻媒体炒作的中国"锐实力"概念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和变体。

    2019年06期 v.21;No.126 84-9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德国的外资安全审查与中企在德并购面临的新挑战

    寇蔻;李莉文;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德国迎来了并购热潮,德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吸引中国企业的重要因素。但从2017年开始,德国政界对待外资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尤其对中国投资的疑虑加重。德国联邦政府逐步收紧外资审查条件,严控外国企业在德国敏感行业的并购,中国企业赴德并购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聚焦德国政府最新的外资安全审查措施,从企业经营、政策以及社会舆论三个维度分析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三个案例,以研究德国外资审查趋严背后的逻辑,并为中国企业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经过分析指出,德国政府一系列外资安全审查措施虽未提及中国,但从政策内容到具体实施,主要的针对目标都指向中国企业。如今在德国敏感行业的并购上,政策因素对交易的影响增大。在德投资的中国企业应提前了解当地法律,聘请专业团队,并在必要时调整交易结构以降低政策风险。

    2019年06期 v.21;No.126 96-11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区域

  • “后真相”与“假信息”: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公共外交的新动向

    欧亚;吉培坤;

    2017年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公共外交调整了战略重点,试图将抗击外国政府发动的信息战确定为新的战略目标,并采取了若干对策。这一新动向是美国公共外交机构在国家安全观念及国家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基于社交媒体重构社会信息系统、加速"后真相"效应的判断做出的决策。美国认为,外国政府将信息武器化,借助大数据和弱人工智能技术以更低的成本在网络空间散布误导性信息、捏造事实或选择性的数据等"假信息"来操纵舆论,同美国展开权力竞争;而社交媒体因其技术特性,在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意见和观点数量的同时,也强化了公众接收信息的认知偏见,加剧了"诉诸感情与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后真相"效应。日趋复杂的信息环境叠加"后真相"效应令美国更难以向目标公众呈现有关美国的真相。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公共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竞争的支点,试图通过强化对信息/网络领域资源的调动能力,回击外国政府发动的信息战,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美国。但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所信奉的"美国优先"核心政策理念及其本人罔顾真相的言行损害了美国公共外交长久以来奉行的准则,制造了推行这一目标无法回避的困境,也削弱了美国公共外交宣称"真相"的权力。

    2019年06期 v.21;No.126 112-12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19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文在寅政府朝核政策的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

    顾卫建;

    在文在寅执政期间,伴随着韩朝双方最高领导人在板门店的成功会晤,韩朝关系在经历了所谓"丢失的10年"的"冰河期"以后再次迎来"回暖",半岛紧张局势趋于缓和。韩朝关系之所以能够迎来新的"蜜月期",除了文在寅基于对朝友好态度的"绥靖"政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外,也和朝鲜的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息息相关。在韩朝最高领导人为缓和半岛局势进行高频率政治互动的同时,"朝鲜无核化"这一制约半岛和平进程的最根本问题的解决却依然波折跌宕。目前,文在寅政府朝核政策面临的困境是来自于美国的对朝不妥协和韩国国内保守势力对文在寅政府的制约。如果文在寅在任期内不能成功化解来自美国和国内的压力,那么其制定的无核化政策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特朗普之所以不愿在对朝制裁问题上做出妥协,是因为其不希望朝核问题与自身的亚太战略脱钩。同时特朗普也希望通过朝核问题促使韩国在战略上和自己保持一致,达到更好"管控"韩国的目的。

    2019年06期 v.21;No.126 125-139+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匈牙利国家治理体系重建研究:基于政党制度化的视角

    张佳威;高奇琦;

    重建国家治理体系是政治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目标,而以高制度化水平为特征的强政党是一国治理体系有序建构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自主性、系统性和功能性为衡量标准,认为匈牙利自转型以来的历届执政党均有显著的制度化发展取向,随着治理体系重建的推进,已经基本摆脱了最初的稚嫩状态,建构起了一套成熟的政党体制运作模式。在主要政党的有力统合下,通过实现经济社会化、行政集权化和外交均衡化,完成了对政治结构的调整;并且以法治为基础重塑了运作机制,对整个治理体系进行持续的秩序供给。总体观之,匈牙利不仅克服了转型初期的社会动荡,在近期也成功消解了极端民族主义生长的基础,从而实现了较为全面的政治发展。有基于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视高制度化政党对于一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意义,在科学准确地评估政党制度化水平的基础上,具体考察其所取得的丰富建设经验和治理成果。

    2019年06期 v.21;No.126 140-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