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伴随2016年西方出现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现象。20世纪90年代的"反全球化运动"发展成为了今天的"逆全球化现象",并经历了从思潮到政策、从民间到政府的变化。这一变化不是偶然的。逆全球化实质是国际治理制度的危机。当前全球化正在经历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到"发展的全球化"的换挡期。对于中国来说,逆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需要顺势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在国内通过国家干预缓和社会矛盾,在国际上推动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化害为利,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7年06期 v.19;No.114 49-55+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8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王志;比较地区主义是地区主义研究的新进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分析复杂地区制度现实,建立理论模型,解释地区制度设计和效果异同,以克服地区主义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在具体措施上,比较地区主义一方面梳理主流地区主义理论及其不足,另一方面以新制度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基础,建立综合、折中的理论体系。比较地区主义取得了较大成果,也存在诸多困难,它需要解决方法论问题、改善研究假定和拓展研究领域、避免理论解释力与简约性间的矛盾。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比较地区主义需要更新思维模式。当前,中国提出"命运共同体"思想、"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比较地区主义实质性的进展。
2017年06期 v.19;No.114 56-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