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越南对美国政策的演变及走向

    李春霞;

    越共"十一大"以来,越南与美国关系发展迅速。越南调整对美政策是其"融入国际"总战略的需要,也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回应,同时是越南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原则,在新形势下以新思维布局国家外交战略的体现。尽管经贸投资是越美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但在双边与多边机制下加强与美国的国防安全合作则是提升越美关系的重要领域。南海问题无疑是越美两国近期合作的战略聚合点,但越美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分歧,则是两国关系长期发展需要面临的挑战。越美关系未来会继续深化,但既合作又斗争特点将愈发突出。

    2016年04期 v.18;No.106 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粉色浪潮”——拉丁美洲左翼政党的兴衰

    张晓通;苗岭;

    上个世纪末,在国际局势变化、"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及外生经济冲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许多拉美国家的左翼政党掌握了政权,迎来了被称作"粉色浪潮"的左翼运动高潮。然而,近两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左翼政党任期内的政策失误与腐败等问题,拉美主要国家的左翼执政党正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可能导致"粉色浪潮"的消退。由于中国在拉美有大量的投资和贷款,"粉色浪潮"的消退可能导致中国的经济利益严重受损,亟需调整经济与外交政策予以应对。

    2016年04期 v.18;No.106 7-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极治理中的权力扩散

    王婉潞;

    南极治理逐渐出现权力扩散的现象。一方面,一部分政治性权力从南极协商国转移至政府间组织;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性权力。领土搁置原则促成政治性权力的部分转移;知识、价值、治理实践使社会性权力得以产生。南极治理出现了从政治性权力到社会性权力的扩散,其进程不可逆转。南极权力扩散在推动南极治理的同时也为南极治理带来一系列困境。在明晰南极权力扩散的基础上,我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战略。

    2016年04期 v.18;No.106 14-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从再分配看全球脱碳发展的现实与前景

    刘慧;蒋訸;

    全球经济增长远未与资源消费脱钩,绿色资本主义本质上代表着资本权力的扩张,深化了核心国家和精英集团对边缘国家的控制,加剧了全球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为实现社会公平,全球经济脱碳发展离不开从北至南的财富和科技再分配转移。公平的脱碳发展需要气候治理的新思路:正视可持续发展与贫困问题,借助气候正义国际网络加强对话,推进气候政策与贸易管制的兼容性。

    2016年04期 v.18;No.106 20-25+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战争条件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中立困境——以在阿富汗的行动(1989—2014)为例

    潘妮妮;李俊莲;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作为《日内瓦公约》的起草者,在武装冲突地区的人道援助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实践人道援助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在冲突中保持"中立",但这一原则在历史上就备受国家利益挑战,而在当前国家行为体与极端组织展开"新战争"的情况下,它的中立困境表现出新的内容。作为一个长期动荡的重要地缘地带,阿富汗局势在"9·11"事件前后发生重大转变,呈现出显著的"新战争"特征。在这种新形势下,ICRC的中立困境不只是因为大国政治力量的压制,更是来自于它自身的社会身份导致的自主选择。这些因素则包括它对西方社会的资金依附、自身的瑞士属性和西方中心的身份认同等。分析这些因素对ICRC中立困境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全球人道援助机制的完善。

    2016年04期 v.18;No.106 26-3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北极事务中阿拉斯加州与联邦政府的合作与博弈

    孙凯;杨松霖;

    阿拉斯加在美国北极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美国提供能源保障和军事支持,同时为美国北极权益主张提供客观基础。阿拉斯加州与美国联邦政府在开发北极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意见,尤其表现在北极开发优先议程的设置、环境保护和对待原住民群体权益等方面。尽管如此,北极开发离不开联邦政府和阿拉斯加州的合作。双方在北极开发中拥有众多共同利益:维护美国在北极利益;加强阿拉斯加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北极科学开发等。在美国宪政体系下,美国北极开发不得不面临联邦政府同阿拉斯加州政府的博弈,双方将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2016年04期 v.18;No.106 34-4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中国与欧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探讨

    江时学;

    中欧在网络安全领域加强合作,既有利于发挥双方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推动2003年建立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有利于发挥互联网在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中欧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的方式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强化政治互信,进一步发挥中欧网络工作小组的作用,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举办网络安全联合演习,探讨中欧共建海底光缆的可能性,加强技术交流,中国同时与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合作,推动中国军方与欧盟成员国军方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以及在制定国际规则的过程中加强合作。

    2016年04期 v.18;No.106 41-4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建国以来毛泽东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局势的论断

    刘志华;

    在1956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交后,毛泽东对于中东阿拉伯地区主要关注1955年缔结的巴格达条约、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58年7月伊拉克政变以及美英入侵黎巴嫩和约旦、60年代前期北也门的经济建设、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70年代前期南也门的社会制度等问题。毛泽东特别重视新月地带的伊拉克、地跨亚非的埃及、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将走向共和的上述三国视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支点,既因应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又服务国内局势的需要。

    2016年04期 v.18;No.106 49-56+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国际能源合作倡议”及其有效性研究:一项以APEC框架内能源合作项目为样本的规范性检验

    许勤华;李广;S.P.Popov;

    本文在数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能源合作案例(2006—2008年)研究基础上,以数据结果为指标对"国际能源合作倡议"及其有效性进行检验。分析认为,致力于"国际能源合作倡议"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商业部门和社会团体;"国际能源合作倡议"分为基础设施发展型、金融机制型、监管框架型、研究与开发型、信息共享型、教育与能力建设型六类;在能源安全和能源环境可持续性两大目标前提下,"国际能源合作倡议"有被实现、被放弃和长期被忽略三种结果;影响"国际能源合作倡议"有效执行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政府与能源工业部门间的不协调、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身份重叠、评估和修正的机制缺乏、实施过程中组织管理的低效。

    2016年04期 v.18;No.106 57-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缅甸民地武新联盟的形成、发展与未来走向

    戴永红;刘金卫;

    缅甸虽然建国已经60多年,但是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政令军令统一。由于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缅甸政府难以对少数民族山区实施有效控制或管理,各少数民族武装势力割据一方。为了避免被动挨打、被各个击破,巩固自身地位和利益,2011年民族武装在西方的资助下开启了新一轮的整合,形成了以民族联合联邦委员会(UNFC)为核心的民地武新联盟。本文在介绍民地武结盟的背景以及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地武新联盟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特征与成效,并以缅军是否真正配合民盟新政府推动和平进程为切入点,对民地武新联盟在新政府上台后的大致走向进行了预测。

    2016年04期 v.18;No.106 64-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孟加拉国的国民性探讨

    张幸;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地区,滨临孟加拉湾。无论是在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这一区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国民性的概念,从历史上特殊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对孟加拉国国民性的影响、孟加拉国人的身份认同和宗教属性在国民性中的作用、孟加拉语言运动、伊斯兰礼教与多元孟加拉文化实践、迁徙习性与亲属意识等多个方面,探究孟加拉国国民在道德价值观以及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中所体现的国民性,并尝试将其做出归纳。

    2016年04期 v.18;No.106 72-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论坛》稿约

    <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二、请用电子邮件投稿。来稿一律投编辑部邮箱,请勿寄给个人,或托他人转稿。三、来稿请在正文之前附上300字以内的中文内容摘要和5个以内的关键词,并另页附上英文标题和内容摘要。稿件总篇幅以7000-10000字为宜,最长一般不宜超过12000字(包括注释)。

    2016年04期 v.18;No.106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