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镭;萨姆苏尔·康;
中国在全球和次全球(区域)体系上日益上升的地缘政治和国防态势令美国的传统盟友澳大利亚陷入了难以取舍的政策性困境,引发澳十年之久的关于中国崛起对全球体系转换和亚太力量平衡,以及澳与大国结盟的传统外交策略存废与转型的全民性大辩论。这场声势浩大的政策辩论对澳对华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澳政府从冷战后对美"一边倒"转而在中美间奉行平衡策略。这场大辩论对澳民间对华思维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认识到中国对澳,乃至对整个亚太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性,并由此在民间生成巨大的"民意"力量,督促政府强化中澳关系。这场辩论充分展示出中国崛起的经济、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对中国在澳"软"力量的生成和话语权的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4年06期 v.16;No.96 25-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发龙;
全球化时代,海外利益维护是许多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海外利益在全球拓展的同时,面临着源自国际体系、不同地区和利益相关国等层面的复杂威胁。对崛起于异质文明的中国而言,海外利益的根本威胁并非海外公民、法人遭受的具体损失,而是国际体系层面的权力困境、制度困境和文化困境。长远看来,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重心不可置于一时一事的物质利益得失,不能倚重外交、法制、军事等单一路径,而应基于权力、制度、文化三大维度构建海外利益维护战略。
2014年06期 v.16;No.96 30-3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汪舒明;
"保护的责任"不应被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翻版",它包含着国际社会约束西方强权干涉因素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权与人权、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妥协。自2005年以来,这一软性规范在国际社会获得了传播和认可,但其存在的模糊性仍使之易被滥用和误用。西方强国仍然倾向于将其视为"人道主义干预"的升级版,以之为旗号推行新干涉主义。中国是建构和实践"保护的责任"规范的建设性角色,更好地坚持了来之不易的国际共识。中国需要增强建设性参与的政治意志和资源投入,变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中国应当在坚持2005年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社会实行"负责任地保护"。
2014年06期 v.16;No.96 36-4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颖;
2000年以来,随着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被美国主流报刊广泛报道。这些报道既有消极的报道,也有积极的报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民众对北京形象的认知,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间关于北京的所有报道进行了议题归纳、领域归类、倾向性分析和内容分析,展示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形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2014年06期 v.16;No.96 41-4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福泉;
近年来,伊斯兰两大教派的矛盾冲突成为中东最引人关注的宗教政治现象之一。作为重要的裂化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稳定,也不断冲击着整个地区的局势。教派矛盾是历史的产物,它发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此后持续存在,不断发展,20世纪中期之后呈明显激化之势,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2010年年底之后的"阿拉伯之春"是四大刺激性事件。当前的教派矛盾,已是中东穆斯林难以治愈的痼疾。就整个中东而言,教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以教派为掩盖的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和民族之争。
2014年06期 v.16;No.96 59-6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洪峰;
摩洛哥自1956年独立以来一直谋求非洲大国地位。在摩洛哥外交战略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内容保持了相当大的延续性。进入21世纪以来,摩洛哥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扩大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影响力提供了良好条件。摩洛哥结合双边外交与次地区组织外交,推动经济外交和和平安全合作,加强了与中西非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摩洛哥也面临着包括自身综合国力提高在内的诸多挑战。
2014年06期 v.16;No.96 65-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宇;
以色列是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阿拉伯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20%,是国内第二大民族。作为一个公开宣称的民主国家,以色列赋予境内阿拉伯人以公民身份及基本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但作为一个犹太国家,以色列给予犹太人一些基于民族属性的独享特权,把阿拉伯人排除在外。建国60余年,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经历了很多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严厉和缓和之分,但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段并没有变,如认为阿拉伯人口对以色列是潜在威胁,并对阿拉伯社团实行分而治之等管控手段。以色列对境内阿拉伯少数民族的政策,实际上体现了以色列国家的两个基本性质——民主性与犹太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2014年06期 v.16;No.96 71-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