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网络空间“再主权化”与国际网络治理的未来

    刘杨钺;杨一心;

    与网络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去国家化的网络政治模式相反,"再主权化"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一趋势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网络政治互动的共同产物:一方面,国家权威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明确了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管辖范围和方式,将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行为和行为主体重新纳入主权的内部性之中;另一方面,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外发展网络空间攻防、制定网络安全战略,从而确立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再主权化"的发展给国际网络治理机制带来了深远影响。

    2013年06期 v.15;No.90 1-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2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从欧债危机看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

    陈洁;

    欧盟弹性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其与欧洲一体化中的危机在时空上呈现互动的关联。欧债危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对欧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考察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及成员国的发展动向,不难发现危机导致欧盟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分化明显,并推进欧盟部分成员国在一些政策领域深化合作,强化了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欧盟能否借助弹性策略来推进欧元区结构改革和深化合作,这无疑需要欧盟拿出彻底化解危机的政治意愿和果断行动。从欧债危机的根源和欧盟的异质性程度来看,欧债危机的彻底解决需要更长的时间,有限的弹性手段有助于欧债危机的根本解决,并将进一步推动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

    2013年06期 v.15;No.90 8-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柬埔寨对南海争端的态度探析

    邵建平;

    作为南海争端的"局外人",柬埔寨在2012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从中国—东盟关系大局出发,坚决抵制了菲律宾、越南用南海问题绑架东盟的战略企图。从2012年的表现来看,柬埔寨在南海争端上奉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不希望南海问题东盟化和国际化、希望争端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柬埔寨对南海争端的态度与其自身的外交传统、中柬双边友好关系、越南曾对柬埔寨造成"受害者"的历史记忆等因素有关。探讨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对于解决南海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6期 v.15;No.90 15-2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分析

    张学昆;

    南海问题本是区域内声索国就南海部分岛礁主权归属和海域划分的争端,但美、日、印等区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美国是对南海问题介入最深、影响最大的区域外力量,它的介入改变了南海的地缘政治,使南海地区的地缘力量分布出现不利于中国的变化,加大了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在美国战略东移的背景下,美国加大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主要是出于其亚太地缘战略调整的需要,基本目标是扩大它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并限制中国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和海权的发展,包含有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意图。本文将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探析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现状、动因及趋势,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2013年06期 v.15;No.90 21-2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论钓鱼岛“搁置争议”的共识

    乔林生;

    就钓鱼岛问题,日本政府反复否认中日达成"搁置争议"的事实。中日之间到底是否达成过"搁置争议"的谅解与共识,是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解读日方公布的外交档案、国会议事录和中日双方当事人的回忆或证言,证实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和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际,两国领导人就钓鱼岛问题确实达成过"搁置争议"的谅解与共识。然而,近些年日本政府矢口否认"搁置争议"共识,蓄意删改外交谈判记录,拒绝承认存在领土问题,并擅自通过"国有化"方针,彻底颠覆了"搁置争议"的共识。面对当前钓鱼岛的现状,日方首先得拿出真诚态度,承认"搁置争议"共识,承认领土争议,这是对话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根本基础。

    2013年06期 v.15;No.90 27-3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构建和平还是滋生冲突?——经济相互依存对国家间关系影响的理论之争

    倪春纳;

    在新近的民主—和平研究中,"经济相互依存导致和平"的理论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理论认为经济相互依存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显著地降低了国家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因而成为形塑和维系双方和平的重要变量。然而,一些秉持新现实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态度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经济相互依存对冲突并没有积极的束缚效应,而且不对称的贸易依赖往往会滋生依附甚至引发冲突。同时,他们还发现既有研究中所使用的分析模型也存在缺陷,尤其是忽视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同步性问题"。针对这些批评,"经济相互依存和平论"的支持者对衡量经济相互依存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在分析模型中纳入了更多的变量因素,但是没有信服地解决先前的各种质疑,有关这一主题的争论仍在继续。

    2013年06期 v.15;No.90 31-3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外交政策产生软实力的机制和条件研究

    余伟斌;

    客体国对主体国外交政策的体验经历了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外交政策的软实力是在客体国对主体国政策具有正面认知和良好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它通过直接、间接两种模式得以生成,且体现为三个层次。目标的共赢性、程序的合法性、身份的平等性以及结果的预期性是外交政策产生软实力的四个必备条件。

    2013年06期 v.15;No.90 3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欧美自由贸易协定背景分析和前景展望

    朱颖;汪灿;

    欧美的经济规模是签署欧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基础,密切的双边贸易与投资联系为彼此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创造了有利条件。发起欧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两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政策交汇的结果。这一结果的产生既有各自推行的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需要,也有因金融危机而复苏经济的需要。从更长的时间看,欧美之间酝酿更密切的经济联系由来已久。签署欧美自由贸易协定意味着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这不仅对双方的经贸关系产生影响,而且对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产生影响。

    2013年06期 v.15;No.90 42-4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主要看点及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比较

    张梅;

    当前,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清晰地呈现出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东盟主导、中国积极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美国力推、排斥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在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两者有一定竞争性但不对立。RCEP建设前景总体乐观,仍需在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开放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参与RCEP标志中国自贸区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从内外政策上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3年06期 v.15;No.90 48-53+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试论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公共外交政策

    李晓晓;于群;

    公共外交是冷战时期美国赖以"击败"苏联的重要外交工具,一直得到美国最高决策层的关注和支持。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公共外交政策被严重忽视,美国新闻署被撤并,公共外交活动和经费大幅减少。克林顿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失误要归因于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国内经济问题的过度关注,新孤立主义思潮的产生,以及决策层未能因应新形势发展及时确定美国公共外交的新方向与目标。克林顿政府弱化公共外交的政策削弱了美国维护和塑造正面形象的能力,解释美国政策的话语能力,以及面对危机时的应变能力,要为"9·11"事件的发生承担部分责任。

    2013年06期 v.15;No.90 54-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政治传播学探讨——以奥巴马竞选团队的新媒体运用为例

    翟峥;

    2008年,奥巴马的竞选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把美国政治引入Web 2.0时代。四年后的2012年,美国的传播环境在一些重要领域发生了变化。不仅互联网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以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这些变化的基础上观察了奥巴马竞选团队在2012年总统大选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讨论和分析了相关变化对今后的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政府日常施政带来的影响。

    2013年06期 v.15;No.90 59-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从“战略纵深”看土耳其“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转变——兼谈土耳其的国际身份定位

    苏闻宇;

    中东变局引发了土耳其由"零问题"外交政策向积极外交政策的转变,有学者认为该转变标志着"零问题"成功升级为"零问题2.0",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转变宣告"零问题"外交政策彻底失败。从现实来看,"零问题"外交政策的这种转变的确没能实现土耳其"战略纵深主义"所预设的目标,反使其陷入土叙冲突泥淖无法自拔。这种情况的出现揭示了土耳其目前的国际身份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尚不具备主导地区形势和国际事务的实力和合法性。因此,土耳其以"战略身份"作为"现实身份"进行对外交往的做法很可能使其外交变得被动,且难以取得实效。

    2013年06期 v.15;No.90 66-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摩尔多瓦共和国公民重获罗马尼亚国籍现象解析——兼评索罗斯基金会调研报告

    董希骁;

    罗马尼亚自1991年开始实行重新授予该国"前公民"罗马尼亚国籍的政策,迄今已有逾40万摩尔多瓦共和国公民获得了罗马尼亚国籍。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方国家政府、媒体,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罗马尼亚索罗斯基金会2012、2013年发表的两篇调研报告,结合各方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解析,以求揭示其给当事国、相关地区,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影响。

    2013年06期 v.15;No.90 71-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论坛》2013年第1—6期总目录

    <正>~~

    2013年06期 v.15;No.90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论坛》稿约

    <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二、请用电子邮件投稿。来稿一律投编辑部邮箱,请勿寄给个人。三、来稿请在正文之前附上300字以内的中文内容摘要和5个以内的关键词,并另页附上英文标题和内容摘要。稿件总篇幅以7000—10000字为宜,最长一般不宜超过12000字(包括注释)。

    2013年06期 v.15;No.90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