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理论探讨

  • 地缘政治学理论的困境与创新

    黄凤志;金新;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地缘政治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时代性裂痕和理论本身的学理性缺陷使这一学科陷入双重困境,理论的革新成为必要。未来的理论创新可以当前影响地缘政治的四个主要变量为基本维度展开研究:一是全球化,它推动着地缘政治规律的重建;二是区域化,它带动着地缘政治结构的重组;三是多极化,它预示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构;四是信息化,它推动着地缘政治空间的重塑。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创新不仅要反映历时态层面的时代特征,还应具备共时态层面的国家特色,在开拓地缘政治研究新视野的同时,须构建反映中国战略视角、依托本土思想资源的地缘政治新学说。

    2012年03期 v.14;No.81 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政权类型与战争结果:“民主胜利论”辨正

    赵国军;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仅赢得了冷战,而且在冷战后发动的一系列针对非西方民主国家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催生了国际关系中的"民主胜利论"。该理论认为在政权类型与战争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于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国家在与非民主国家的战争中更容易取得胜利。文章在对"民主胜利论"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后,认为其赖以支撑的统计数据存在瑕疵,"选择效应"和"战场决胜"解释缺乏说服力,民主和战争胜利之间的因果变量关系难以成立。文章认为,作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脉,"民主胜利论"的理论和逻辑错误深嵌于其浓厚的西方"民主"迷思和意识形态情结之中。

    2012年03期 v.14;No.81 7-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际政治

  • 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安全的影响力分析

    王彦;李凤艳;

    随着苏联时代的终结,特别是北约东扩进程的加快,部分独联体国家表示了加入北约的意愿,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安全的影响力备受关注。对于俄罗斯还能否主导独联体地区安全,学术界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外大国对该地区安全的渗透,导致俄罗斯失去对独联体的控制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及其与独联体国家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仍能保障其有效影响独联体安全事务。本文从影响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安全影响力的分布结构、作用机制、限制性因素,回答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安全是否仍具有核心影响力的问题。

    2012年03期 v.14;No.81 13-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战略抉择与危机应对——基于尼克松政府应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研究

    张威;

    1971年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如何在有效缓解危机的同时,推进全球战略调整而不受关键国家巴基斯坦内部动荡的影响,是尼克松政府在应对此次危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尼克松政府以美国对外战略的总体规划为基点构筑以偏袒巴基斯坦为核心的应对之策。从影响危机应对的具体因素来看,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处理印巴危局为契机,力促中美接近;其二、支持巴基斯坦这个"旧时"盟友,彰显美国在战略收缩之时,在对盟国安全承诺方面不打折扣;第三、白宫与国务院的权力纷争。

    2012年03期 v.14;No.81 19-2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推定的适用问题——兼谈对解决我国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启示

    张卫彬;

    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方面认为,如果当事方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或直接证据以证明其领土主权的主张,推定得以审慎适用。国际法院所适用的推定包括不可反驳的推定、可反驳的推定和事实推定等。与可反驳的推定相比,不可反驳的推定不能通过证据推翻推定的事实。可反驳的推定与证明责任的转移存在着关联性。而且,可能解除或加重原告证明责任的分量。但是,推定的适用仅部分转移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非对全部证明责任的颠倒。国际法院关于推定的适用,对我国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现中国政府意志的"九段线"地图,以及越南等邻国对之予以承认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对证明南沙群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具有不可反驳的推定效力。

    2012年03期 v.14;No.81 24-29+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航空排放全球共同治理机制构建

    史玉;

    随着国际气候谈判的白热化和国际航空运输的快速增加,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航空排放问题。欧盟在"低碳革命"中当起了急先锋,率先将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招致多国强烈抵制,欧盟的"个体理性"导致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的困境,不能实现真正降低航空排放的目的。本文在分析现有治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航空排放的内在特征,提出只有全球共同治理才能走出困境,并给出对策建议。

    2012年03期 v.14;No.81 30-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美国“重返”柬埔寨的诸因素分析

    李轩志;

    历史上,美国与柬埔寨的外交关系经历了"两断两和"。柬埔寨新王国政府成立以来,柬美外交关系虽然得以恢复,但发展并不十分顺利。2007年,美国"加里号"作为越战后第一艘访问柬埔寨的美国军舰,重新开启了两国军事交流合作的大门,随后美国宣布恢复对柬直接援助,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柬美关系所实现的突破性进展并非偶然,而是由复杂的历史因素、柬埔寨主观意愿、美国的战略需求以及中国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2012年03期 v.14;No.81 35-3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中国外交新的参与者:国有石油企业的角色与“组织化利益”

    李欣;

    伴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海外经济与能源领域的扩展与延伸,能源领域国有企业在中国外交有关经济、能源、投资等海外利益决策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并日益成为中国外交新的参与者。本文即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角色与利益为问题导向,通过引入"组织化利益"概念对国有石油企业与中国外交政策之间的特殊复杂关系进行探索。国有石油企业在与具体的国家利益代表机构发生联系时,需权衡类似国资委、发改委、国家能源委员会,以及外交部、商务部等涉外职能部委的利益需求,从而可能形成各种导向不同的"组织化利益"。

    2012年03期 v.14;No.81 40-4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参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实践进程分析

    高望来;

    在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中,中国与核不扩散机制的互动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安全利益以及全球的战略稳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与核不扩散机制正向互动的进程。本文从实践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参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实践进程。中国在实践中重新界定自身的利益及其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关系,完成了身份转变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21世纪,中国在核不扩散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扩大,其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2012年03期 v.14;No.81 46-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同演变:话语实践的视角

    冯继承;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二战后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实践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内容,其演变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80年,中国严厉谴责维和行动并持以原则否定;1981—1987年,中国区别对待维和行动并阐明自身的原则立场;1988—1997年,中国对维和行动积极建言献策并坚持维和三原则;1998年至今中国坚定支持维和行动并积极参与维和理念创新。话语实践的演进反映并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同演变及参与程度的深化。

    2012年03期 v.14;No.81 52-5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实践与贡献

    方长平;

    本文系统考察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联合国外交的曲折历程,据此总结了中国联合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不仅奠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基础,而且培育了和平发展时代中国外交基本气质,对于中国总体外交有着重要贡献和启示。

    2012年03期 v.14;No.81 58-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IMF的金融危机治理行为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

    吴奇志;聂文星;

    借助于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探究了金融危机国际治理首要主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作为自利行为者、有限理性行为者、受制度缺陷约束的行为者和资源有限的行为者的特性和危机治理行为。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IMF与其他的金融危机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与美国的关系是相互的代理人关系和仆人-主人关系;其与危机发生国家或地区的关系是治理资源与治理行动的不对等供求关系;其与区域性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互补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以上关系也从不同侧面对IMF的危机治理行为有着重大影响。本文认为,改革IMF必须着眼于其本身特性与其内外部约束条件。

    2012年03期 v.14;No.81 63-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与刚果(金)经济合作的利弊分析

    汪峰;

    刚果(金)内战结束后,中国与刚果(金)双边贸易迅猛发展,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刚果(金)已成为中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究其原因,良好的政治基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趋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的平台作用,成为中刚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但来自中国与刚果(金)内部和外部的投资风险则是两国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中刚经济合作是中国与非洲资源富国合作的典范,对推动中非经济关系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012年03期 v.14;No.81 68-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初探

    周术情;

    非洲国家的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之实质,在于提高产油国在对外石油开发合作中的收益比率。非洲石油国家本土化战略根源于非洲石油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以及非洲石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嬗变。非洲产油国对本土化战略的强调和重视,将会挤压外方投资者的逐利空间,影响外国石油公司与非洲的石油开发合作。

    2012年03期 v.14;No.81 74-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论坛》稿约

    <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

    2012年03期 v.14;No.8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