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菅直人内阁的外交政策

    周永生;

    菅直人内阁秉承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理念,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立足于太平洋沿岸国家和亚洲国家展开日本外交。其中,亚洲外交与政策成为菅直人内阁外交中最重要的课题。对美关系基本上属于依赖与维持型的关系;而同亚洲的关系则属于增长型的关系,有越来越多的新内容且更加充满活力。菅直人内阁重视对亚洲、中国的经济关系,认为越来越起到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中日撞船事件中的错误对策却导致中日关系大幅度倒退。菅直人内阁也重视韩国、东盟和印度等。借日韩合并100周年之际,以真诚的反省和道歉来拉近日韩两国的关系。

    2011年02期 v.13;No.74 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

    韦宗友;

    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不仅正在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权力格局,也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合法性提出挑战。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适时将部分治理权由西方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在这一治理权转移过程中,新兴大国应该协调配合,以集体身份和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重要一员,应该加强对新兴大国的外交力度,携手稳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011年02期 v.13;No.74 8-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 ]
  • 基督教福音派与美国外交

    何宗强;

    基督教福音派作为持续存在的社会政治力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美国的全球扩张。福音派海外传教搭建了跨文化联系,培育了全球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权观念的传播,实施人道主义救助,加强了美国与世界的联系,扩大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福音派关注人权、宗教自由、国际等议题,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1年02期 v.13;No.74 15-2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对清洁发展机制的挑战及启示

    陈淑芬;

    作为国际碳交易的两种主要模式,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与清洁发展机制各有特色,在推动国际碳市场的统一化趋势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其实践而言,前者更富有成效。处于不断创新变革中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其前两个阶段的成功基础之上,已经开始了第三阶段的规划。而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尚处于第一阶段,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来自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强劲冲击。后哥本哈根时代,必须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为鉴,完善清洁发展机制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实践,保持后京都机制的活力,进一步扩大全球碳减排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011年02期 v.13;No.74 21-2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1971年南亚危机与苏联的政策与反应

    张威;

    1971年南亚危机是冷战时期一次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地区危机。整个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直接关系到中美苏印巴五国之间的互动以及政治—外交—军事多重博弈。苏联的危机政策有一个显著的转化过程:由危机初期对东巴独立运动抱以同情态度,但又小心谨慎地避免直接介入逐渐转变为直接介入,与印度结盟并支持印度军事手段解决东巴问题。促成这种政策转变的直接动因在于美苏中三大国围绕次大陆危局展开的权势角逐与战略竞争,其中中美关系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是关键。

    2011年02期 v.13;No.74 27-3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演变及相关因素探析

    于卫青;

    1947年,随着印巴分治和巴基斯坦的独立建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围绕杜兰线东侧的普什图人的地位和归属问题产生分歧和冲突,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由此产生。60多年来,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经历了爆发、冲突、缓和、转折、搁置等几个阶段。卡尔扎伊上台后,这一问题重新浮上台面。美国和苏联曾经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演变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而阿富汗的国内民族和政治因素、巴基斯坦的普什图族政策都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的发展和演变。

    2011年02期 v.13;No.74 33-3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研究

    沈惠平;

    台湾"参与国际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与难题,其核心是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决定了其"参与国际活动"包括"参与联合国"活动必然受到限制,即不能冲撞"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国际框架。然而在实践中,台湾当局往往背离这一基本原则,由此导致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的产生。在不同时期,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从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中,依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线索,如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增进双方政治互信的重要性以及"个案处理"方式等。

    2011年02期 v.13;No.74 38-4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从根本上改善巴中关系的原因探析

    韩晓青;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一改50年代对新中国不冷不热的态度,开始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新中国的外交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巴基斯坦和主要陆地邻国——印度、阿富汗的关系长期不和,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尤其紧张;其二,巴基斯坦在和邻国的纷争中得不到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任何一方的有力支持,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其三,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苏、中印关系十分紧张,这就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其认为可以利用的矛盾并借以改善中巴关系的难得契机。

    2011年02期 v.13;No.74 45-5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战争的起源:研究层次的多样性

    黄琪轩;

    学者们为探索战争的起源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较多的研究层次。本文从不同的研究层次:个体、组织、集团、阶级、国家直至国际体系层次出发寻找战争的起源。不同的研究层次对战争的起源有着相当不同的回答。多样化的研究层次也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我们难以找到由一个研究层次主导下的、解释战争起源的通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研究层次的多样性可能仍旧继续主导战争起源的研究。

    2011年02期 v.13;No.74 51-57+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俄罗斯刑法没收财产制度变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庞冬梅;

    本文以俄罗斯没收财产刑历史变迁为视角揭示其没收财产制度的产生、发展轨迹。通过对2006年俄罗斯联邦法律关于没收财产制度重新规定的社会背景及其立法内容的全面阐释以及对新没收财产制度的实证分析,概括出俄罗斯刑法"新"没收财产措施的立法理念、本质特征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中国刑法中关于没收财产刑的相关规定,提出作者对于中国没收财产制度发展前景的期待与展望。

    2011年02期 v.13;No.74 58-6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与海军军备发展

    郭锐;王箫轲;

    海洋安全在韩国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对其"近海防御"为主的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海军军备发展更加注重"远洋作战"需求,并在"自主海防"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迅速成长为地区性海军强国,但也表现出统筹规划不足、结构不均衡、对外依赖过多等缺陷。韩国不断扩充海军军备并持续强化美韩军事同盟,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也使中韩海洋权益争端面临着潜在风险。

    2011年02期 v.13;No.74 65-7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世纪之交沙特阿拉伯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

    吴彦;

    世纪之交沙特阿拉伯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是绝对主义时代现代化长足发展的逻辑结果。觉醒派运动通过合法地位实现权力分享;伊斯兰—自由主义运动超越宗教和世俗的界限而实现多元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的整合;圣战派运动以暴力手段对沙特家族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多元化倾向,代表着公民社会发育的初步迹象,是民主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滥觞,构成促进沙特家族政治改革和推动民主化进程的社会动力。由于缺乏共同接受的明确政治纲领以及克里斯玛式的政治领袖,沙特阿拉伯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政治联盟。官方统治基础与民间宗教政治运动之间的力量对比尚未改变,政治天平尚不足以发生明显的倾斜。

    2011年02期 v.13;No.74 71-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新书评介

  • 《国际论坛》稿约

    <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别和地区研究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二、请用电子邮件投稿。来稿一律投编辑部邮箱,请勿寄给个人。

    2011年02期 v.13;No.74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