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欧盟邻国政策的缘起及其与扩大政策的联系

    张学昆;

    在2004年东扩的背景下,欧盟针对众多没有入盟前景的邻国提出了一项区域稳定政策,即欧盟邻国政策,简称ENP。ENP的缘起与欧盟的扩大有很强的关联性,它旨在克服由欧盟扩大所引起的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纳入—排斥困境,避免在欧洲产生新的分界线。欧盟将通过制定与实施ENP行动计划来发展与邻国的特惠关系,在自身周边构建一个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朋友圈子"。ENP的形成对扩大政策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其思路、结构和方法上都借鉴了扩大政策,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由于政策目标的差异,ENP的这种路径依赖也造成了自身的困境和内在紧张。

    2010年03期 v.12;No.69 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开放协调机制——欧盟应对成员国多样性的新治理模式

    朱贵昌;

    为了在尊重成员国的多样性和实现欧盟治理的统一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欧盟发展了一种名为"开放协调机制"的新治理模式。作为一种介于政府间合作与超国家治理之间的新治理模式,开放协调机制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点,它不是一个立法决策机制,而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进程灵活的软法治理机制。作为一种新近提出的治理模式,开放协调机制仍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其所适用的政策领域相对有限,但是其对欧盟多层治理体制的潜在影响却不容忽视。

    2010年03期 v.12;No.69 8-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战略互信与中美关系

    牛长振;徐刚;

    "战略互信"是近年来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随着奥巴马访华,"战略互信"成了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战略互信不但有助于化解中美结构性矛盾,而且有利于中美共同应对地区及全球性挑战。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的途径包括做出承诺、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深化和完善对话交流机制、建立国际机制等等。由于受双方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中美战略互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向中度信任的方向发展,但无法达到美国与日本、欧盟之间那种高度信任的水平。

    2010年03期 v.12;No.69 13-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联盟转型与《美韩自由贸易协定》

    崔荣伟;

    从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经过一年多艰苦谈判,美韩终于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文件。与多数学者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进行解释不同,本文认为美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深层动因是出于联盟转型的需要。在冷战时期的美韩双边关系中,经济利益仅仅作为附属性因素服务于军事关系,美韩联盟因而只是一个单一性的军事联盟。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使这一联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美国自2003年起进行的驻韩美军调整,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其试图将联盟转化为地区联盟甚至全球联盟的做法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所发挥的功能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

    2010年03期 v.12;No.69 19-2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地方自主减排的范例——美国加州的气候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甘钧先;

    加州的气候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美国气候治理的开拓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州气候治理属于典型的自主治理类型,有利于加州政府自主调控经济转型的速度与深度。加州气候治理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治理机构、完备的法制建设、科学的评估机制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加州气候治理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坚持自我调控的治理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协作能力建设以及鼓励经济发达区域和发达城市的示范作用。

    2010年03期 v.12;No.69 25-3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犹太民族基金:起源、形成与影响

    肖文超;

    犹太民族基金是一个旨在巴勒斯坦及其附近地区为犹太人赎买土地的非政府组织,是犹太民族主义者推行殖民化进程的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其形成有着复杂的政治与社会背景,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犹太民族基金的实践活动对现代以色列建国和深层次理解以、巴冲突的根源等重大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010年03期 v.12;No.69 31-3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全球化大叙事:批判与超越——全球化文本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金新;

    后现代主义范式对于全球化研究有着独到的视角和方法。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考察,全球化可以作为一个"文本"加以解读。通过后现代主义的"双重阅读",可以揭示全球化文本建构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消解全球化传统文本的中心论思维;通过进一步的后现代主义解构,可以对全球化的现代性和普遍主义进行批判,"摧毁"全球化这一宏大叙事的内在逻辑基础;在对全球化传统文本彻底解构的基础上,新文本的重构成为必要,而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全球意识和超越普遍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为全球化文本的重构开辟了道路。

    2010年03期 v.12;No.69 37-4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的历史演进

    吴琳;

    冷战时期的中国是一个没有地区政策的地区大国。冷战结束以来,"稳定周边"成为中国首要的对外目标。从历史的维度看,冷战后中国周边政策的演进可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期(1989—1995)的中国周边政策表现为全面建交和经济外交;调整期(1996—2001)的周边外交主要围绕地区重要大国展开,受制于大国关系和大国战略;进入成熟期(2002—)的主要标志是次区域—双边—地区多层政策结构的成型。这一结构的形成与中国的国家均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它不仅体现出国内战略和对外战略的联动性,也说明了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多边合作已成为中国塑造理想地区环境的重要手段。该政策结构能否延续取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走向和周边国家的反馈。

    2010年03期 v.12;No.69 43-4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

    王利涛;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通过扩大多元化传播主体和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实现了国际传播的复合功能,不仅推动大会取得了重要成果,也较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环境理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塑造一个总体上于我有利的国际传播环境,中国环境外交需要进一步重视建构官方环境传播网络、发挥环保NGO和公民个人的作用、提升大众媒体的报道质量,在国际传播方面主动作为,以推进中国环境外交事业深入发展。

    2010年03期 v.12;No.69 49-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日稀土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

    蒙慧;蒋海蛟;

    在中日稀土贸易中,中日双方都对来自于对方的产品呈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依赖。但因日本稀土进口市场的替代性较弱,且替代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日本对中国稀土产品依赖的脆弱性程度明显高于中国对其稀土产品依赖的脆弱性程度。我国应充分利用这种脆弱性依赖所产生的权力资源,维持和增强国家的战略利益。而日本为保障稀土资源的安全供给,可能会利用它在一切领域的优势地位对中国施加影响,对此,我国应尽早做好准备,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2010年03期 v.12;No.69 55-6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世界经济

  • 亚洲开发银行成立的核心动力因素分析

    刘兴宏;

    亚行的成立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期间代表亚洲国家利益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日本和美国三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这一过程的核心要件。本文拟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解释三方在亚行项目上的政策和外交行为,结论是:亚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历史时期内三方利益汇流的产物。

    2010年03期 v.12;No.69 61-6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苏格兰自治研究

    朱焱;

    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执政后,进行权力下放(devolution)改革。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组建了地方议会,实施自治。权力下放改革挑战了英国中央集权的传统,被视为一个半世纪以来英国最激进的宪政改革。其中,苏格兰享受的下放权力最多,并表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倾向,因此备受关注。而权力下放改革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诸如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界定、财政资源的分配、各地区权力下放的不均衡性,也成为完善自治制度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勾勒出苏格兰自治要求的历史渊源,并描述和解释苏格兰自治的运行机制和主要问题,最后对苏格兰自治和独立前景作出分析和展望。

    2010年03期 v.12;No.69 66-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试析加拿大魁北克省国际行动权限

    李洪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加拿大的惟一法语大省,魁北克一直努力在国际行动方面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并因此与联邦政府发生摩擦。若林-拉汝尔理论是20世纪40年来指导魁北克省国际行动的基本原则,其存在价值近年来也不断成为争论的话题。本文将就当前魁北克国际行动权限与对国际事务实际参与,结合"功能主义"与"民族认同主义"的特点分析魁北克模式,并对未来两级政府之间相关合作的发展趋向进行探讨。

    2010年03期 v.12;No.69 74-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