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评析

    胡水娟;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与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划清界线,推出"巧实力"外交战略,调整反恐战略,修复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修补、重塑美欧关系,重树美国的道德形象及全球领导力,加强与"敌对"及"异见"国家的接触与对话。但"巧实力"外交战略仅仅是美外交策略、手段的调整,其最终目标仍是维持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2010年01期 v.12;No.67 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基督教道德审视下的战争与和平——“9·11”事件发生后的美国天主教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彭小瑜;

    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有系统的看法,是流行于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的重要渊源。这一理论,以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备受重视的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仍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9.11"事件以后,美国天主教会及其神学家发展了基督教非暴力和平主义的传统,对美国政府应对恐怖主义的政策提出异议和批评,试图改变以暴易暴的地缘政治思维,在"正义战争"理论和国家主权观念以外寻找推进世界和平的新思路。

    2010年01期 v.12;No.67 7-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美国“绝对安全”神学政治与奥巴马“无核世界思想”

    王志军;

    奥巴马的"无核世界"思想,客观上虽然有积极和进步意义,本质上却是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神学政治理念的继续,是奥巴马政府重新评估美国所面临安全威胁的特点与形势、维护美国安全的能力与水平、施展"巧实力"谋求美国"绝对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方面旨在修复并重塑美国道德形象,增强其道德影响力和领导力,另一方面,则企图继续保持核武器技术领先优势、巩固并扩大常规军事实力,维护并强化美国的"绝对安全"。

    2010年01期 v.12;No.67 14-2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试析冷战后韩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赵建明;

    参与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是韩国加入联合国之后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韩国表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目的是回报国际社会对韩国的帮助,承担与韩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但是通过考察,本文发现联合国维和行动同韩国的外交战略、经济政策和安全政策存在密切联系。这些政策的综合影响促使韩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随着韩国不断拓展新的海外军事行动模式,韩国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呈现下降态势,但不管怎样,韩国不会抛弃而将选择性参与未来的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行动仍将是韩国低成本拓展国际空间的主要方式。

    2010年01期 v.12;No.67 21-26+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中美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基于双方官方发言的解读

    顾国平;董继荣;

    本文基于2004年7月到2008年7月四年间中美官方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主要发言和声明,从批判话语分析(CDA)的视角对双方话语所体现的各自的立场和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发现美方单方面认定达尔富尔地区发生了"种族灭绝",并对苏丹政府实施制裁,借此缓解国内政治压力,转移国际舆论的视线,并阻止别国利用苏丹的石油资源。与之相对,中方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当地的贫困和欠发达,主张各方通过对话和平等协商,消弭分歧,解决危机。与此相一致的是中方为危机的和平解决付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展示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010年01期 v.12;No.67 27-3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石油平衡战略

    周云亨;朱中博;

    中国不能仅寄希望于通过扩大供给来消除石油安全风险。一种平衡且可持续的石油战略必须确立轻重缓急,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它既要努力增加石油的有效供给又要为应对潜在的供应中断做好准备,既要确保经济增长活力又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要兼顾公平与社会稳定。

    2010年01期 v.12;No.67 35-3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日经济“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与权力分析

    王毛平;

    本文运用权力与相互依赖理论,分析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敏感性与脆弱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影响力即权力问题。从中日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贸易和直接投资)的现状看,表面上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是对称性相互依赖;实质上中日贸易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中国在相互依赖中具有"敏感性",但不具有"脆弱性"。因此,日本只在敏感性相互依赖中获得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但这种影响也十分有限。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最后就中日合作如何摆脱"敏感性"非对称相互依赖向"对称性"方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2010年01期 v.12;No.67 40-4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简讯

理论探讨

  • 大国制衡行为的概念辨析

    刘丰;

    由于学术界对"制衡"这一重要理论概念的确切含义存在分歧,当前有关国家行为和均势理论的讨论处于纷争之中。制衡是均势的生成机制之一,因此,我们对制衡的理解必须遵循均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厘清当前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制衡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制衡的目的、主体与对象以及制衡的手段,从而提供了一种符合均势理论的基本逻辑、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能够运用于实证检验的制衡定义。

    2010年01期 v.12;No.67 46-5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对外交决策研究的启示

    高飞;肖玙;

    宏观的"体系"和"国家"是一种观念的高度概括,真正主导政治体系运作的是人类自身。人的需求变化可以解释人的行为,国家的需求层次变化同样可以用于解读国家的外交政策。本文将从外交决策的微观分析视角出发,借鉴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模式,试分析需求层次理论在团体人——国家层面的适用性及其意义。

    2010年01期 v.12;No.67 51-56+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理解多边主义:一种综合解释模式

    赵宗锋;

    多边主义是三个以上国家基于合作的行为取向和特定目的所采用的国际互动形式及其制度结构。尽管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多边主义的核心,但它并不是多边主义的惟一逻辑,多边主义的概念下涵盖着不同属性,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探讨。从"综合解释模式"出发,可以看到,多边主义存在着三个逻辑层次:作为工具的多边主义,作为制度的多边主义和作为价值的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三种逻辑的统一体。

    2010年01期 v.12;No.67 57-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的政治转型及其前景分析

    霍淑红;

    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是在民主救国阵线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的。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表现出明显的特点:虽然宣称自己是原执政党罗共的继承者,但并未承继后者的组织体系;向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政治转型显得比较迟缓;在剧变后罗马尼亚政坛上长期保持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经济转型和政治演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民主党发展演变的种种特点是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年01期 v.12;No.67 63-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萨义德思想与巴勒斯坦民族主义

    李意;

    一直以来,巴勒斯坦民族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处境,建国的目标遥不可及。生长在西方的巴勒斯坦裔知识分子爱德华.萨义德在中东政治权力、文化身份被淹没的情境下,挺身而出并投身到巴民族解放的斗争之中。萨义德对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认识充满矛盾,他在理论上明确反对民族主义,但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强烈真挚的中东情结和民族身份认同感注定了他的民族情感倾向。本文通过考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语境下的萨义德思想,挖掘萨义德思想中深刻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呼唤民众起来斗争的内涵,以使更多热爱和平的人理解和支持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

    2010年01期 v.12;No.67 68-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檀有志;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权力的传统认识,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复合性的影响。网络外交已发展成为美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美国政府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欲在提升其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旨在展现其"巧实力"进而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认真反思并彻底摈弃其霸权主义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网络外交也势将难以发挥其能动的公共外交效用。

    2010年01期 v.12;No.67 74-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