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国际政治

  • 从“挤压”到“接触”——现阶段美国对朝政策调整探析

    刘阿明;

    对朝政策一直是美国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东北亚地区同盟体系中的弱点和盲点。正是受累于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再受到挑战和威胁,而朝鲜也最终于2006年10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作为应对之道,美国一改十几年来摇摆不定的对朝政策,由挤压调整为接触,推动了《共同文件》的出台和初步履行,并促成美朝首次双边会谈的实现和两国关系的逐步发展,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的改善由此重现一线曙光。本文从现阶段朝鲜核问题的重大进展入手,分析了美国对朝政策调整的原因、实质以及前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朝鲜核问题的解决过程。

    2007年06期 No.54 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伊朗核问题与海湾安全

    赵伟明;周士新;

    海湾安全存在着国际、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结构性安全困境。海湾安全历来是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当前伊朗核问题是伊朗试图自主获取核技术的行为与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发展意图不明确而产生的一种战略冲突。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外交姿态恶化了其原本就不利的外交环境。伊朗核问题正成为导致海湾安全局势发生变化的重要导火索,其解决途径和最终出路将决定海湾安全的走向。

    2007年06期 No.54 7-1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化的背后:现代性实践的起源、扩散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塑造

    张广生;

    从长时段的眼光观察,全球化的普遍主义话语背后隐藏着特殊的历史事实,这就是西方现代性实践的延续、深化和扩散。这种瓦解了"三个世界"国际秩序格局的扩展力量,正在以更加灵活的形式深入到主权国家内部的社会空间。未来世界是会恢复到大国争霸的现实主义旧貌呢?还是会在经济一体化中整合成一统的世界社会呢?如果全球化在超越民族国家构架的同时并没有消解现代世界体系的固有矛盾,那么文明会不会成为人们重建政治整合的守先待后之地呢?未来世界秩序的建构既取决于全球化实践自身矛盾的展开,也取决于人们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意志。

    2007年06期 No.54 13-1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际关系

  • 援助外交

    张清敏;

    援助外交是外交的特殊形式,是主权国家的政治行为。它包括通过外交渠道争取或实施援助,以及通过援助实施外交政策两个方面的内容。援助外交不仅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也受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和总体外交政策的影响。冷战结束以后的援助外交在保持其政治本质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以经济援助为主,在形式和援助渠道上以多边援助为主,在目标上人道主义援助越来越突出。

    2007年06期 No.54 17-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艾森豪威尔政府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之研究

    姚百慧;

    1957年12月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答应援助盟国发展核潜艇。1958年7月通过的原子能发展与管制法修正案却只让英国享受到援助待遇。由于该法案的限制,美国在是否援助法国发展核潜艇问题上的立场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于1959年5月与法国签订《美法利用原子能合作协定》,答应为法国提供浓缩铀,但完全拒绝提供反应堆。美法核潜艇合作的曲折性表明,美国从未真心愿意援助法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

    2007年06期 No.54 23-2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西巴尔干入欧盟前景分析

    柯静;

    随着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只剩下西巴尔干留在欧盟之外。西巴尔干各国是否能以及何时能获得欧盟入场券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本文试图从西巴尔干对欧盟的重要性、西巴尔干各国加入欧盟的愿望、欧盟对该地区入盟的立场和政策几个方面来分析西巴尔干的入盟前景和影响其入盟进程的各种因素。

    2007年06期 No.54 29-3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生成机理、维持机制及其影响评估

    石贤泽;

    二战后,国际关系学率先在美国成为一门社会科学。随着国际关系学的社会科学化,美国确立了它在国际关系学领域的知识霸权地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的生成是一系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继续存在和维持也有着其独特的维持机制,并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的生成机理既包括内在的知识机理,又包括外在的制度和社会机理,正是这种内外机理的结合生成了美国的知识霸权地位。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地位的维持同样需要内外机制的继续作用,但同时它又多了人为建构的因素的作用。国际关系学的美国知识霸权无论是对国际关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学科发展,还是地区性发展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双重影响。

    2007年06期 No.54 35-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国际合作理论:目的、途径与价值

    黄真;

    国际合作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和理论,将逐步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中心。构建合作理论,首先必须明确该理论的目的、途径和价值。西方主流合作理论主要从体系层次出发,认为国际合作的目的在于维持并固化现有的等级体系,并通过国际权力结构、制度和文化促成合作。中国的合作理论综合多元层次,认为国际合作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国家能力,更在于融入体系,实现国际秩序和世界正义的辨证统一,并通过内部建设和外部进程促成合作。中国国际合作的价值贡献体现在:合作应该成为一种世界观;合作需要内外兼修;注重进程,进程中的学习、尊重、信任和集体身份等为国际社会的进化与国际体系的和平转换指明了道路。

    2007年06期 No.54 42-4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规范的价值与功能:个体理性视角

    郑飞;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行为规范是如何对理性国家行为体产生吸引力的?当一种国际规范同国家个体的利益存在潜在冲突的时候,国家还会对之感兴趣吗?在不存在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威强制实施国际规范的状态下,国际规范是怎样自我实施的?本文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国际规范对于理性国家行为体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为理性国家行为体自觉遵守国际规范提出四种可能的个体功能解释:建立互惠关系、国内政治需要、发送可信性信号以及减少风险的需要。本文还解释了"虚伪合作"在国际规范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即使在无政府状态下,理性国家行为体仍然有可能自发地在集体层面实施国际规范。

    2007年06期 No.54 47-52+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中外关系

  • 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对华经援的结束

    周永生;

    本文通过对政府开发援助统计金额数字的横向对比,衬托出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发达大国中的地位。通过对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大纲"及其演变,以及新旧"大纲"的对比研究,揭示了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的理念、目的、原则、方针和重点的变化及其原因、动机等要害因素。并以中国为例,结合日趋减少、将最终停止的对华援助,分析了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作者本人以正面评价为主,宽容看待这一政策变化,继续利用日方资金、向日本学习的主张。

    2007年06期 No.54 53-6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国别与地区

  • 试析日本的东亚地区秩序战略

    宋国友;

    日本在新的东亚地区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日本的地区秩序战略主要围绕着构建其主张的东亚共同体展开。在简要分析了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后,本文对日本的具体实施政策从安全和经济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日本抱以厚望,由于采取的政策路径和战略选择存在一定的误区,日本对东亚未来地区秩序的塑造作用将面临着不小困难。

    2007年06期 No.54 61-6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新“丝绸之路”与当代中亚的地缘政治

    柳丰华;

    通过概述新"丝绸之路"计划的由来和新"丝绸之路"的路线,论述中亚各国在构筑新"丝绸之路"方面的进展,分析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国际力量在中亚新"丝绸之路"外交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新"丝绸之路"改善了中亚各国的对外交通,促进了中亚各国的对外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中亚国家间的一体化及其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美欧通过构筑新"丝绸之路"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的控制,巩固了中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现实。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际力量在新"丝绸之路"等领域展开的外交争夺,增加了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新"丝绸之路"加速了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建。

    2007年06期 No.54 66-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及其条件:安全框架下美国对跨国传染性疾病威胁的应对

    汤蓓;

    近年来,跨国传染性疾病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在新的威胁面前,别国的安全成为本国安全的前提与保障。通过分析2001年以来美国在安全框架下应对跨国传染性疾病的政策,本文指出:认为在安全问题上国家只会采取自我中心主义政策的传统看法是片面的,利他行为也能够成为国家的政策取向。但是,从美国的实践来看,利他行为的发生受到条件的限制,其中,威胁的特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07年06期 No.54 72-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