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

  • “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特点及走向

    李景治

    2001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欧洲极右政党透视

    史志钦

    世纪交替之际 ,欧洲极右政党因获得选举重大突破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与多数政党家族拥有共同的名称不同 ,极右政党虽是一个大家族但却有各种各样的名称 ,学术界迄今尚未对其做出一个清楚的界定。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促使极右政党崛起 ,进而对欧洲政党制度产生重大冲击 ,但尚未威胁到整个政党制度的稳定 ,选民转向支持极右政党原因众多 ,既有出于对现实不满而投抗议票者 ,又有出自理性的选择 ,还有为着“单一问题”而投票者。极右政党之所以取得成功 ,既因为政党自身能够提出综合的政策措施 ,又有现行政治机构所构成的成功机会。总之 ,把握欧洲极右政党的选举成功 ,既不应过分夸大 ,又不能忽视其继续发展的潜力。

    2001年06期 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及其政治影响

    宋德星,许智琴

    主要从彼得大帝时代起 ,在民族自我反省过程中 ,大俄罗斯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其核心要素就是 :( 1)根深蒂固且极力张扬的民族救世主义及其“帝国转移”理论 ;( 2 )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民族一致性 ;( 3)帝国的俄罗斯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大俄罗斯主义对俄罗斯国家理想、对外政策、发展道路无不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 ,大俄罗斯主义特别强调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性 ,结果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和国家政治与社会结构日趋脆弱。在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体系中 ,国家思想一元化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同一性的根本所在 ,是大俄罗斯主义的重要特征 ,但也是其致命的弱点。前苏联国家意识形态解体后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没有一个一元化的国家思想 ,所以当今俄罗斯政坛上 ,意识形态多元化意味着大俄罗斯主义的退潮

    2001年06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印度“东进”政策

    杜朝平

    冷战结束后 ,印度出台面向东亚、东南亚的新亚洲外交政策 ,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以此作为印度提高国际地位和通向大国目标的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印度推行“东进”政策的背景、意图、现状、前景及对中国、亚太战略格局的影响等方面对印度这一外交战略作一剖析

    2001年06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东盟内部的离心力与向心力——东盟各国国家利益冲突与协调分析

    赵爱国

    东盟国家之间在领土和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分歧和冲突。同时 ,在联合自强、经济交流等方面也有利益的交汇 ,但它们非常脆弱。东盟内部的协调机制在许多情况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就目前来看 ,东盟内部的向心力已大大减弱 ,而离心力却在增强。这种状况将持续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 ,东盟的一体化将仍然只是东盟国家的理想 ,很难变成现实

    2001年06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对华关系中的特殊例外论

    张涛

    例外论乃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美国的对华政策同样以此为基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美国对华例外论经历了从特殊例外论向传统例外论的转变。所谓特殊例外论 ,即侧重使命行动的美国外交方式。传统例外论则强调使命感与强硬手段并举。通过分析特殊例外论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 ,本文试图揭示美国对华政策中这一转变的原因所在

    2001年06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霸权的数理与模糊分析——国际格局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观点

    戴锋宁

    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新、工业革命及殖民主义的兴起 ,客观上将以前处于相互隔绝的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联系起来了。作为任何一个行为主体对外决策和行为的最大外部环境 ,国际社会自从 19世纪末形成以来 ,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所形成的系统的结构和状态———国际格局的话题就争论不休 ,而其中谈论得最多的是霸权。本文试图以数理与模糊的方法 ,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他学科方法的有关分析概念和模式去解释霸权 :什么是霸权 ?如何才能刻画霸权以及如何因此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

    2001年06期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变动中的国际社会:宽容与不容异己

    潘亚玲,张春

    宽容是一种政治态度 ,是有关不同历史、文化和认同的群体之间的和平共处。国际无政府状态既使国际社会中宽容更加接近绝对 ,又使不容异己显得非常合理。国际社会变动中的宽容与不容异己体现为旧体系与新体系因素间的主动与被动地宽容与不容异己。当今国际社会变动中的宽容与不容异己明显地体现在单级化与多极化、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本地化与全球化 ,以及主权与反主权、战争与反战争等旧新体系因素间的相互宽容与不容异己。

    2001年06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在美国媒体政治符号上的反映

    潘志高

    通过观察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使用的政治符号可以了解中美关系的大势。如果说冷战后的中美关系是非敌非友或者既敌既友 ,中美两国既冲突又合作的话 ,《纽约时报》上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与其它两类政治符号 (即地缘政治类和法律类 )的比率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冷战后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意识形态类的政治符号明显增多 ,但并没有出现 195 0、6 0年代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一边倒的局面。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的出现说明中美两国是有政治上的冲突的。很多美国人仍然认为共产主义是邪恶的 ,希望共产党在中国垮台。同时 ,由于改革开放 ,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毕竟不是前苏联 ,她对美国的利益即使有“威胁”也远没有前苏联那么大。美国媒体上意识形态类符号的回归非常有限这一事实表明了这一点。它也同时表明中美两国合作的领域还是广阔的

    2001年06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孙辉

    美国新闻媒体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影响对外政策的方式及条件

    2001年06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对美国新闻媒体影响中美关系的实证分析

    乔木

    围绕 1995— 1996年的李登辉访美及随后的台海危机、1998年的克林顿访华和 2 0 0 0年的对华PN TR ,美国媒体有大量的报道。通过对这些报道的统计、引用和比较 ,本文实证分析美国媒体对中美关系的积极、消极和模糊影响。指出在中美关系起伏不断的情况下 ,媒体的积极影响是短暂的 ,消极影响是经常的 ,但可以争取对中国客观、中性的报道。中美关系的现实是美国媒体影响作用的背景和基础。媒体主要是反映而不是决定中美关系的发展

    2001年06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政治、权力与国际组织的病征

    迈克尔·巴内特 ,玛莎·芬尼摩尔 ,刘东

    本文原载于《国际组织》1999年秋季号 ,总第 5 3卷第 4号 ,第 6 99— 732页 (InternaitonalOrgani zations,Autumn ,vol .5 3,No .4,pp .6 99_732 ) ,是国际组织理论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章 ,作者巴内特 (MichaelN .Bar nett)和芬尼摩尔 (MarthaFinnermore)都是美国国际组织学界的重要学者。文章运用建构主义方法 ,抛开了经济学理论工具对国际组织运作的种种假设 ,而把国际组织的运作及问题当作一种现实来考虑。文章认为国际组织是具有自主权的国际行为体 ,国际组织的这种自主性与它所拥有的权力是紧密相连的 ,而它的权力又来自国际组织中官僚机构的特点 ,官僚机构对行为体进行分类、定义关键名词以及传播准则的行为赋予了其自身、进而赋予了国际组织以权力。但官僚机构在赋予国际组织权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国际组织病征的根源。国际组织的功能失灵主要体现在理性化带来非理来、官僚普遍性原则、反常行为正常化、孤立以及文化竞争等几个方面。

    2001年06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论坛》2001年第1—6期总目录

    2001年06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